亲子沟通
目前是广告占位区域

以前小的时候,父母为生计而忙,除了成天高喊"读书呀!",就似乎没有其他话题.
我去打球,妈妈只会骂我晒得像个印度婆;我去参加华文学会,爸爸会骂我整天往学校野;我领了一叠作文演讲辩论等比赛的奖状回来,从来就没有得过一句赞美.
也幸好乡下小孩单纯,乐观快乐无忧无虑过日子,才不会得忧郁症或自闭症.不过后来从书上学会"代沟"这个词儿,也有小小的怀疑父母的关爱不够.
当自己有了孩子之后,看了很多书,发现沟通是维持父母与子女感情的桥梁,我学习参与,和孩子一步一步一起成长.
孩子小,陪着成长倒非难事,因为他的喜怒哀乐全写在脸上.他会赖在你身边讲述他的委曲他的愤怒,他也会黏在你身上细述他的快乐他的喜悦,你的聆听,是他最大的安慰.
可是当孩子不再让你黏不再让你牵手时,两者之间便有了微妙的距离感.
当儿子步入青少年时,他的沉默寡言,不擅表达,让我们觉得他有如置身于事外,家中大大小小事,他都好像浑然不知.他把自已锁在房里听歌弹歌,我们就是走不进他的世界.的确,当时是有些恐慌,感觉会失去他.
幸好他去了美国之后,通过"无声"的网上沟通,我的儿子又回来了.
我是虚惊一场,儿子终究是不爱开口.
也许女儿比较贴心,长女和么女与我们无所不谈,虽然偶而会顶撞,但关系是friend过打band.
两个女儿是韩国团体"东方神起"与"SuperJunior"的超级歌迷,为了追星,她两姐妹去学了韩语,追星追到机场去.我和外子没闲情陪她们疯狂,但为了多一点沟通话题,我们也注意起韩国娱乐消息,不时不时要up-date一下.
也许你会认为我们这种沟通方式太另类,但我想与其说教式的沟通,不过轻轻松松的沟通,在旋律中让亲情更紧密.
现在当父母很累,除了给于教育和教养,不能乱打乱骂,还要面面俱到,才能维持长久的亲子关系.
为何当年我们的父母,能够一支藤条统天下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