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度」与「渡」之异同―总结《史记·本纪·世家·

   列传》里的「度」与「渡」(三) 

三、「渡」字在《史记》〈本纪〉、〈世家〉和〈列传〉里情况与释义:

    「渡」的意义比较单纯,103次里有本义101次,引申义2次,引申义分两项;所有的「渡」本音「ㄉㄨˋdù」。「渡」本义「涉济、渡水」的101分布在28篇里面:

1〈殷本纪〉「盘庚渡河南」1次。

2〈周本纪〉「武王渡河」、「既渡」、「师毕渡盟津」3次。

3〈秦本纪〉「渡河焚船」、「自茅津渡河」、「遂渡泾」、「渡河,取汾阴、皮氏」4次。

4〈秦始皇本纪〉「西南渡淮水」、「几不得渡」、「使蒙恬渡河」、「自阿房渡渭」、「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」、「观籍柯渡海渚」、「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」、「章邯乃北渡河」8次。

5〈项羽本纪〉「渡浙江」、「渡江矫陈王命」、「以八千人渡江而西」、「项梁渡淮」、「乃渡河击赵」、「疾引兵渡河」、「引兵渡河因赵食」、「将卒二万渡河」、「悉引兵渡河」、「渡河救赵」、「渡河走修武」、「彭越渡河击楚东阿」、「汉王则引兵渡河」、「渡兵汜水」、「士卒半渡」、「项王渡淮」、「欲东渡乌江」、「愿大王急渡」、「汉军至无以渡」、「我何渡为」、「八千人渡江而西」21次。

6〈高祖本纪〉「乃渡河北击赵」、「方欲渡河入关」、「汉王从临晋渡」、「南渡平阴津」、「彭越渡睢水」、「北渡河驰宿修武」、「渡白马津入楚地」、「未渡平原」、「士卒半渡」、「张春渡河击聊城」、「北渡淮楚王交走入薛」11次。

7〈晋世家〉「乃自隐渡河」、「秦将渡河」2次。

8〈越王句践世家〉「乃以兵北渡淮」、「渡淮南」、「北渡兵于淮以临齐、晋」3次。

9〈郑世家〉「晋将率或欲渡」、「卒渡河」这2次。

10〈荆燕世家〉「北渡河」、「渡白马津」、「南渡淮围寿春」3次。

11〈曹相国世家〉「渡围津」1次。

12〈陈丞相世家〉「渡河」1次。

13〈伍子胥列传〉「乃渡伍胥」、「伍胥既渡」2次。

14〈苏秦列传〉「渡嘑沱」、「秦甲渡河逾漳」2次。

15〈张仪列传〉「悉赵兵渡清河」与「原渡河逾漳」、「渡清河」3次。

16〈屈原贾生列传〉「及渡湘水」1次。

17〈刺客列传〉「渡易水」1次。

18〈蒙恬列传〉「渡河」1次。

19〈张耳陈余列传〉「从白马渡河」、「引兵渡河」2次。

20〈魏豹彭越列传〉;「渡临晋」1次。

21〈黥布列传〉「渡淮南」、「渡河击秦」、「骚淮南之兵渡淮」、「无一人渡淮者」、「渡淮击楚」、「布军败走渡淮」6次。

22〈淮阴侯列传〉「项梁渡淮」、「以木罂缶渡军」、「渡河击赵」、「东渡河」、「未渡平原」、「遂渡河」、「引军半渡」、「遂追信渡水」、「龙且军大半不得渡」9次。

23〈田儋列传〉「渡河围赵」、「渡河救赵」2次。

24〈樊郦滕灌列传〉「以骑渡河南」、「婴渡淮北」、「渡江」3次。

25〈扁鹊仓公列传〉「未欲渡也」1次。

26〈衞将军骠骑列传〉「既渡河」、「将其众渡河」2次。

27〈朝鲜列传〉「渡𬇙水」、「即渡」、「方渡𬇙水」、「遂不渡𬇙水」4次。

28〈司马相如列传〉「朅渡」1次。

    「渡」做引申义超过」及「渡水之船只」的分别是:

29「渡」做引申义超过」的有〈秦本纪〉:「东地渡洛」1次。

30「渡」做引申义「渡水之船只」的有〈秦始皇本纪〉:「从江乘渡」1次。